編者按:“不論從事什么職業,身處何種崗位,都應該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因為只有熱愛和專注才能讓看似單純重復的工作充滿趣味,讓看似平凡的我們干出出色的業績。這就是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當筆者采訪今年武安市第一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焊工狀元獲得者,問起其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時,熱卷廠維修工郭超說出了上面這段話。
從同事的口中,筆者了解到,郭超是一個平時話不多,只愿埋頭干活兒的年輕人。凡是設備上的問題找到他時,他“釜底抽薪,一步到位”式的處理手法,讓大家覺得這和他悶不啃聲外在,不是很搭。
筆者對郭超的采訪是在車間維修區旁邊的會議室展開的,整個過程,郭超的對講機一直開著,中間好幾次被同伴叫去一塊兒處理一些事情。在設備運轉和對講機的講話的混合聲中,我們一起探討一些與他獲獎以及如何成為一名技術能手有關的話題。當然,那些聽上去有些嘈雜的聲音,并沒有影響到我們之間的交流,反而能讓筆者近距離地接觸到像郭超一樣的一線維修人員的熱氣騰騰的工作場景,那種感覺很真實、也很親切!
對于此次全市職工職業技能比賽,郭超表示,因為有些緊張,在實操環節發揮不是特別理想,能夠得獎,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理論知識扎實、筆試成績相對優秀。這次比賽很正規,盡管實操題難度不大,但對綜合技能的要求很高,圓管水平焊中包含了立焊、平焊、仰焊等諸多焊接技巧。焊工比賽與別的比賽最大的不同,就是講究“一次成型”,這一點很像傳統刻章技能中的“一刀到底、絕不回刀”。其實,很多看似簡單的事,能夠一步不錯地完成,就已經超出了簡單的范疇。
“能夠獲得焊工狀元,是不是代表你在平時工作中,干得最多的就是電焊呀?是自己長年累月不斷練習的結果?”筆者問道
郭超笑了笑說道:“也可以這么說。事實上,對于我們普陽維修工來說,電焊只是我們必備技能之一。我們常說‘焊割不分家’,很多時候,我們在處理故障時,需要獨立完成切割與焊接。只不過在這兩種技能中,我在焊接方面比切割稍微好一點。我上學時讀的是職業中專,學的專業就是電氣焊。自2006年進廠以來,14年里一直干維修,長期的工作實踐對我電焊技能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像‘心平手穩落點準,立平仰焊一次成’這些焊工技術要領,沒有工友的幫襯、沒有領導的栽培、沒有時間的浸泡與打磨,是練不出來的。”
勤動腦、愛琢磨、扎根現場,
是提升檢修技能的最快方法 郭超是一個喜歡動腦愛琢磨的維修工,在交談過程中,有一件小事兒,讓筆者印象深刻。
曾經有一段時間,熱卷車間除鱗箱體頂部總是被高壓水擊穿。一開始郭超和工友們只是哪兒破就補哪兒,可剛補好,沒兩天就又被擊穿。郭超琢磨著可能是修補材料不行,就換成不銹鋼。然而,更換修補材料之后,效果依舊不好。不服輸的郭超便蹲在除鱗箱體旁邊,觀察過鋼情況,慢慢地,他發現,由于噴淋帶(除鱗集管)的寬度是一定的,而鋼坯的寬度是變動的,這就導致在高壓水除鱗時,超出鋼坯寬度的那部分高壓水就直接打在了除鱗箱體頂部,正因為這樣,擊穿的位置總是兩側更多一些。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郭超和工友們將厚一些的鋼板焊接在除鱗箱體內部,并將兩側加厚。由外補改成內擋,一個困擾大家很長時間的問題,通過用心觀察工藝,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郭超說,這件事兒對他的觸動很大,讓他認識到,學習提高總會經歷“從外到內、由表及里”的過程,中間會走一些彎路,但只要用心總結,所走的每一步就都有用。關鍵是,要盯住問題不放,不能一直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程度。
當談到如何將創新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時,郭超用他參與的一個小技改,闡述了自己對創新的認識和踐行。
有一次,卷曲段一個控制冷卻水的氣動蝶閥總是頻繁故障,不是打開關不住,就是關住打不開。經拆檢,發現是蝶閥軸桿斷裂所致,郭超便琢磨是什么導致軸桿斷裂的。于是,他站在閥門跟前仔細觀察閥門的每一次開關的過程。他發現由于閥門關閉速度過快,產生的“水錘”沖擊,作用于閥體對閥門的損害很大,可能是軸桿斷裂的原因,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后,郭超便開始尋找如何讓閥門實現“快開慢關”這一動作來消除“水錘”現象。終于,當他看到自動打包機(氣動控制)機頭在接近熱卷速度能夠突然變慢時,他知道自己找到了讓閥門關閉速度變慢的方法。最后,他把同樣的氣動控制原理運用到冷卻水的氣動蝶閥上,通過改變氣道,減緩排氣速度,達到了預期效果,很好地避免了該閥門的頻繁損壞。“這次小技改,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創新不是憑空想象,它離不開對現有工藝設備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先進技術的靈活運用,其實,很多創新都是建立在原有技術之上的‘老壺裝新酒’”
在專訪即將結束,回答“自己在普陽工作最深的感觸是什么”時,郭超說道:能和身邊的工友一起努力工作,跟著埋頭實干的領導一起完成車間的各項任務指標,在工作中不斷學習進步,不斷提高自己技術水平,我覺得當一名維修工也挺有成就感!看著自己一年比一年高的收入,更覺得能在普陽當工人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