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進入普陽之前,你都從事過哪些工作?有煉鋼方面的工作經驗嗎?
高海峰:進普陽之前,我在山西一家小型鋼廠干過煉鋼。其實,我還是有一定煉鋼作業(yè)理論基礎的。我上職高時學的是冶金專業(yè),主修的就是煉鋼。畢業(yè)后,干的第一份穩(wěn)定工作也是煉鋼。現(xiàn)在仔細想想,發(fā)現(xiàn)自己和煉鋼還是蠻有緣分的。
筆者:從事煉鋼工作十幾年,你覺得現(xiàn)在的煉鋼工藝與以前相比有哪些不同或者進步?
高海峰:單從工藝角度來看,現(xiàn)在的煉鋼技術與十幾年前比,并沒有太大變化。當然,相比而言,煉鋼設備在信息自動化方面確實有了很大的提升。像我剛開始煉鋼那會兒,煉鋼工除了不怕熱不怕苦外,想要勝任本職工作,都得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常人看來稀松平常的爐火鋼花,煉鋼工卻能通過觀察火焰的顏色、形狀甚至“軟硬”,就能對爐內鋼水成分、溫度以及造渣情況作出判斷,準確度與電腦分析相差無幾。
有了副槍后,現(xiàn)在能掌握這種“看火識鋼”技能的煉鋼工已經不多了??赡苁且驗樽约航洑v過傳統(tǒng)煉鋼向自動化煉鋼的過渡,所以,從個人角度來看,盡管現(xiàn)在很多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設備,但我認為,在很多時候,有自己的判斷很重要。因為干煉鋼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每天煉二十幾爐鋼,但沒有哪一爐鋼是完全一樣的,即便是同一鋼種,也會有各種微小的差異存在,而“窄幅工藝”要求我們,必須精細化操作,把各個鋼種認識透,才能胸有成竹地去應對各種工況以及成分的變化。
筆者:煉鋼工是一個特定崗位?還是所有參與煉鋼作業(yè)的人員都叫煉鋼工?
高海峰:可能對于行外人來說,所有干煉鋼的都叫煉鋼工。其實,在我們轉爐煉鋼有明確細致的分工,而且存在一定的隸屬服從關系,按職責不同可分為爐前工、合金工、出鋼工、搖爐工和煉鋼工(當需要精煉時,還會分離出精煉工)。這五個崗位以煉鋼工為主,其余四個工種都聽從煉鋼工調配。從技術含量來講,搖爐工、出鋼工、合金工分別是煉鋼工的一二三助,爐前工為前四個工種服務。一般而言,每一位煉鋼工都是爐前工做起的,這是煉鋼廠的一種傳統(tǒng)。我本人剛學煉鋼那會兒,也是從爐前工一步一步做起的。可以說煉鋼工與高爐的工長類似,是負責整個煉鋼流程的“掌舵手”,需要熟練掌握吹氧時間、合金計算、出鋼濺渣、工序銜接等技能,當然,責任也會更重些。
筆者:干煉鋼這么久,在提升煉鋼技能的過程中,你有沒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高海峰:剛干煉鋼那會兒在爐前,覺得那種鐵水鋼水烘烤的“熱勁兒”最難熬,時間久了,這種外在“熱”“累”都覺得沒什么,最難熬的還是“煉新鋼種”。特別是頭幾年我們剛開始煉C鋼那會兒,我印象特別深刻,那是個正月天,從初一到初五,從初五到十五,一頭扎在煉C鋼上,一遍又一遍地討論優(yōu)化工藝方案,一遍又一遍地推倒重來,整整半個月,自己真是沒一點兒過年的心思,因為煉不出C鋼來,自己都覺得沒臉過年。那種反復嘗試反復失敗的迷茫,讓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壓力。好在后來廠領導派來王工一起研究分析,最后終于弄成了。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當時受的熬煎,都是值得的。正因為經歷過那種“從無到有”的歷練,“從廢鋼堆里爬出來”的錘煉,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煉鋼先練人”,才讓我在后來的日子里,面對耐磨鋼、高強鋼、國電鋼等新鋼種時,具備一種胸有成竹的篤定。
筆者:你覺得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煉鋼工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高海峰:首先,“煉鋼先練人”,一名優(yōu)秀的煉鋼工一定要具備端正的工作態(tài)度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思維;再者,要練就全面的煉鋼技能;最后,要有遇事不慌的定力,不能只敢走“平路”,一遇“彎道”就慌。說到底,不論是在哪個崗位都要虛心學習。在煉鋼的行當有句行話叫“煉一輩子鋼,丟一輩子人”,當然,這句話中的“丟一輩子人”并不是真的丟人,而是說,沒有哪一爐鋼你能完完全全復制前一爐鋼的方法,很多時候,你可能會在別人認為最容易煉的鋼種上“大意失荊州”。所以,煉鋼工最需要的一種能力就是謙虛謹慎、不斷學習。
筆者:你覺得我們的煉鋼水平在行業(yè)里處于一個怎樣的位置?
高海峰:站在全國的范圍,我們還需要向許多兄弟單位學習。但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講,與剛進廠那會兒相比,我們的拉速提高了30多公分,冶煉周期縮短了10多分鐘,同比爐次增了10爐以上。往細了講,我們在“窄幅工藝”的執(zhí)行上,特別是在一次倒爐雙命中和合金控制一次命中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如果用射擊來作比喻,當別人還停留在只要打中靶或打到五環(huán)以內就行的程度時,我們已經在要求“必須每次都射中靶心”。但從宏觀上來看,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防止被超越的警惕,因為從去年到今年,行業(yè)間的對標交流頻率增加,好的經驗做法分享很快,我們的一些優(yōu)勢很可能在短時間就被別人學習復制,只有精益求精,秉持“學人之長為己之長”的好學理念,才能保持逆流而上、脫穎而出的能力。
筆者:你覺得我們目前在煉鋼方面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
高海峰:通過外出對標學習交流,真的非常開闊眼界。之前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覺得自己的煉鋼水平已經非常好了,不論是什么鋼種,只要給了我成分要求,就能給煉出來。走出去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水平還差得很遠,至少跟國內一流水平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在吹煉時間、拉鋼速度等方面,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從我們內部來講,目前最緊迫的應該就是連鑄提拉速。對于煉鋼工來說,就是優(yōu)化加鐵水、吹氧、出鋼等各道工序的時間與銜接,能省一秒是一秒,能快一分鐘是一分鐘。盡可能地增加單班爐次,因為只有增產,才能確保各項生產經營指標的順利完成。
筆者:你怎么理解公司領導倡導的“練內功”“練硬功”?站在一個煉鋼工的角度,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練好內功和硬功?
高海峰:其實,煉鋼說簡單也簡單,就是一個去碳去硫、磷等有害物質再加上合金化,把鐵水提純的一個過程;說難也難,因為每個鋼種對各種成分的要求都不一樣,也正是這種成分上的差異,才形成了外觀相近用途卻大不相同的各類鋼材。站在煉鋼工的角度,“練內功”就是在不斷提升業(yè)務技能的前提下,轉變思想,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持續(xù)優(yōu)化工藝工序銜接,進一步縮短工序時間,為提拉速奠定基礎,提供支撐;“練硬功”就是精準高效地控制各個小指標,例如成分控制一次命中率、一次倒爐雙命中合格率、各類輔料添加量的精準把控等等,簡而言之,就是將所有理論知識落實到實踐操作中去,讓每一步操作都有依據(jù),都可量化,杜絕和避免憑經驗、估摸著來等可能產生較大誤差的操作。“內功”重在工序管理,“硬功”重在細節(jié)把控,一個是方向問題,一個是精度問題,方向和精度都有了,取得成效就只是時間問題。
|